摘要: 歷次所印欠資郵票,最高面值為3角,因資費屢經調整,且包裹郵件也有欠資,較高面值之欠資郵票頗感需要,經暫將國父像香港大東版1圓及2圓郵票,仍由大東書局香港印刷廠以4號宋字在票面4角加蓋「暫作欠資」4字,以資貼用。
發(fā)行日期:1940.3.1(民國29年)
加蓋枚數:50(10x5)
加蓋:大東書局香港印刷廠
歷次所印欠資郵票,最高面值為3角,因資費屢經調整,且包裹郵件也有欠資,較高面值之欠資郵票頗感需要,經暫將國父像香港大東版1圓及2圓郵票,仍由大東書局香港印刷廠以4號宋字在票面4角加蓋「暫作欠資」4字,以資貼用。
自民國37年8月20日改革幣制用金圓券后,郵資亦隨之改以金圓為計費單位,除金圓常用郵票外,并另印制金圓欠資郵票以應需要。由中華書局上海永寧印刷廠澆版加蓋黑色。
民國35年11月1日起國內郵資又有調整,平信資費改為100元,當時用的欠資郵票最高面值僅30元,經由大東書局上海印刷廠以膠版印制,亦為橫型,票面文字格式與中信二版欠資票大致相同,惟邊框花紋略異?! ?00元,玫紫,出現一種變體票:直雙連中縫漏齒。
20分、60分、2元,藍,各出現一種變體票:復印。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郵票改在重慶印制。
民國36年以后國幣貶值,前向英國德納羅公司訂印的二版欠資郵票,最高面值僅為1000圓,等運到時,已不適用,經另交上海大業(yè)印刷公司,用6號楷字及阿拉伯數字,澆制凸版,于票面中央,以黑色加蓋改值。原票圖案與中信二版欠資郵票相同,只有版紋較精細。
民國初年,新欠資郵票未能及時印發(fā),暫將庫存前清欠資郵票,由造冊處用5號宋字于原票中央加蓋直行紅色「中華民國」4字,以應過渡時期之需?! 〖t字1分(棕)出現兩種變體票:倒蓋、橫雙連中縫漏齒。
「臨時中立」欠資郵票停用后,曾再度與蟠龍票同時加蓋「中華民國」4字,與「臨時中立」成10字形,亦為8種,均未發(fā)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