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一、真幣尺寸:150*67.5mm。 1、票面對光看,有空心的五角星水印?! ?、票面總經(jīng)理章的左下角有個字樣?! ?、天安門城樓上,宮燈的數(shù)量是八個?! ?、以上都是票面暗記,需要使用放大倍數(shù)60倍以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。
1953年1元人民幣辨別真假方法:
一、真幣尺寸:150*67.5mm。
二、真幣特征
1、票面對光看,有空心的五角星水印。
2、票面總經(jīng)理章的左下角有個【中】字樣。
3、票面右下角,數(shù)字【1】的頂部,右上星紋中有個【圓】字樣。
4、天安門城樓上,宮燈的數(shù)量是八個。
5、以上都是票面暗記,需要使用放大倍數(shù)60倍以上的放大鏡仔細觀察。
其實舊幣回收與在哪里賣手中的錢幣是一樣的,無外乎這幾個地方,老孟之前也說過好多遍,其中的利弊也都說過,具體的選擇還是要看題主,其實現(xiàn)在的收藏大部分都是互通的,玩錢幣的可能也玩銀元,玩紙幣的可能還玩紀念幣,所以收藏基本上一個大類是
1,真的錢幣都有凹凸感,除了一些小額幣,假幣大多是平板印刷,所以沒有凹凸感?! ?,假幣大多紙比真幣厚,當(dāng)然也有超薄的,拿在手里就感覺不正常。
我相信,是金子總會發(fā)光,1953年5角人民幣就是一顆會發(fā)光的金子。
801天藍冠發(fā)現(xiàn)挖掘之初,它以其自身天藍色的冠號流水,有別于普通801深藍與黑藍色冠號流水,從而在159個冠字中顯得特別扎眼,與眾不同,鶴立雞群!值得稱道的是,801天藍其跳躍性的增值幅度,遙遙領(lǐng)先于大盤,風(fēng)光姿態(tài),萬人傾羨!
一、第四套人民幣中,1元以上面額鈔劵均采用雙面凹生產(chǎn)工藝。 二、1997年1元鈔劵雙膠工藝的應(yīng)用,使得1元鈔劵正面左下方盲文字樣的圓點失去了實際使用的意義,成了擺設(shè)?! ∪?、1995年、1996年、1997年分別采用1元劵的正面單凹印刷工藝;雙膠印刷工藝。
1、80年4月27日咱國家發(fā)行的50元券冠號為24個,凹印.無金屬線.其中有一個補票冠號JZ,補票使用量很小,按每個冠號發(fā)行一億張計算,1980年50元投放量不足20億張;才使用幾年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