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及此,便可定論,阜昌重寶篆書錢之折三尺寸,其通鑒定制乃為32毫米左右。如果按照這一范圍,此品顯然應該歸入折五范疇無疑。而此尺寸罕出,擬可推論其為偽齊政權晚期鑄品,初鑄少量試樣,即隨著劉豫被廢而停鑄。
阜昌重寶,金代偽齊政權劉豫于阜昌年間(公元1130—1137年)之鑄幣。其中,重寶楷書錢直徑略大,約34毫米,篆書錢32.23毫米。及此,便可定論,阜昌重寶篆書錢之折三尺寸,其通鑒定制乃為32毫米左右。轉述本品。令人稱奇的是,本品直徑為最小端34.5毫米,最大端為約34.8毫米,其徑比32.23毫米之折三篆書錢足足大了2毫米還多。為此,甚為疑惑。
顯然,這個尺寸不能直接將其歸入折三型行列。我們知道,通常折五錢的尺寸為徑33—38毫米這個區(qū)間。如果按照這一范圍,此品顯然應該歸入折五范疇無疑。而反過來說,不屬于折五,是否屬于大樣?而查諸多關于阜昌重寶篆書尺寸,亦未見有大樣記載。再退一步說,此尺寸,和楷書錢尺寸接近,是否這才是真正的對錢之一呢?仔細想來,似也理由不夠充分,原因在于,本品已然早有銹蝕,其尺寸還是要大于楷書折三錢,并且,其新鑄出爐時,尺寸應該差不多在35毫米左右。
基于此,我以為,本品為折五型錢的概率偏大。而若為折五,則本品為阜昌重寶篆書錢首見之創(chuàng)見品;若為大樣,則同樣為創(chuàng)見之品。在近年遼金錢幣新品種頻出的大背景之下,阜昌重寶篆書折五或者大樣現(xiàn)身,亦并非不可能矣,更非奇怪。而此尺寸罕出,擬可推論其為偽齊政權晚期鑄品,初鑄少量試樣,即隨著劉豫被廢而停鑄。不管怎樣,實物在手,再回眼察之。本品生坑之出,其錢體重銹裹身,如甲胄披掛,皮殼堅固,其銹早已入骨;其字廓深峻,錢文書意秉承折三錢文脈,筆劃清晰有加,無粘連;錢體雖不甚厚重,然鑄制卻精整有加,邊穿廓皆為端正,秉承阜昌錢鑄制精整之一貫特色。是故,其已不可能為偽臆之品,而只能是門開泰山。
此等品貌,彰顯金代鑄幣非凡風范,其堪稱阜昌重寶王品,無法不斷其為一枚典型之樣錢矣。其表明阜昌重寶,除折五樣錢以外,史上應實鑄折十大錢,至少曾經試樣。同時,此可預告,還因為此阜昌重寶大錢同出一坑的尚有崇慶通寶折十大錢,亦進一步證實其無疑。
此錢直徑約為35毫米,重量約在15.5克上下。 阜昌重寶的鑄造質量,精美程度顯著高于遼朝,甚至超過宋錢,如備受泉家鐘愛的阜昌錢,泰和錢等實屬美輪美奐之品。折五折十均僅見楷書者,尚末發(fā)現(xiàn)篆書對錢。
阜昌通寶,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。僅見折三,另有“阜昌通寶”小平,“阜昌元寶”折二,均為真篆對照,光背,直徑約35mm,錢文清晰精美,書法精妙絕倫。根據古錢的文字制作特征,一般可以初步判斷其真假。 5、稱重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