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錢幣只有元德和大德。大德通寶小平錢極其罕見,有說世存僅兩枚,恐未必。小平錢中以楷書錢文的為希罕,稱為“上海版”,錢文四字無隸書味道,故圖中所示之大德通寶正是此版。尚有一種昌字為楷書版,稱為“楷昌版”,此版出自西安,存世較少見。
大德通寶鑄于西夏崇宗大德年間(1135-1139)。崇宗李乾順的年號中有三德,即元德、正德、大德。目前發(fā)現(xiàn)的錢幣只有元德和大德。大德通寶小平錢極其罕見,有說世存僅兩枚,恐未必。錢文有漢文、蒙文兩種版式。漢文楷書、直讀,有小平錢、折二、折三等。蒙文為折三型。光背無文。傳世大都為小型供養(yǎng)錢,直徑小于24毫米,文字拙劣。官鑄錢,文字規(guī)范,深峻,厚重。少見。
漢字體的西夏錢幣按照年號分,目前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有八種,這些錢幣的書體均為楷書,分別為“大安”、“大德”、“元德”、“天盛”、“乾佑”、“天慶”、“皇建”、“光定”。在這些錢幣中除了“元德重寶”為折二錢外,其余都是小平錢。西夏鑄造的錢幣大都比較精美,而且書法俊逸、流暢。
錢譜記載西夏至元代時期“大德通寶”有兩種年號錢:一種是西夏崇宗大德年間(1137—1139年)鑄的;另一種是元代成崇大德年間(1297—1307年)鑄的。
據(jù)傳,大德通寶憑證鑄造地概略可分為西安版、襄陽版、上海版三種,與李自成起義的概略蹊徑相對應。小平錢中以楷書錢文的為希罕,稱為“上海版”,錢文四字無隸書味道,故圖中所示之大德通寶正是此版。尚有一種昌字為楷書版,稱為“楷昌版”,此版出自西安,存世較少見。折五錢中憑證“永”字的寫法差異,可分為“點永版”與“二水永版”,其中二水永版多見于折五錢。世傳以“上海版”大德通寶為稀見,此錢連忙此版無疑,存世較少的緣故原由也與李自成短暫占領上海有關,由于農民起義軍政權的特殊性,故此類錢幣頗受泉界青睞。同時,作為甲申之變時期的產物,它見證了明亡清興一系列主要歷史事務的發(fā)生,具有主要的歷史研究價值。
大朝通寶——蒙元早期鑄幣,為蒙古汗國在改稱元以前稱大朝時期所鑄造。大朝通寶銀錢以前較為稀少,曾被視為五十名珍之一。 大朝通寶古錢,由于存世量少,歷來爭議頗多,有學者認為它是元初所鑄的錢,也有學者存在不同意見。
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,鐵木真統(tǒng)一蒙古諸部,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,稱為成吉思汗,建立了蒙古汗國。所以鐵木真稱汗后,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,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。 大朝通寶借用了大定通寶錢幣的字體,是成吉思汗受金世宗的影響而形成的。
大朝通寶是蒙古汗國早期鑄幣的觀點,目前已漸成為錢幣學界的共識,但對其鑄主、用途、鑄造流通情況等問題仍眾說紛紜,難衷一是。
圓形方孔錢中銅制最多,遠遠多于銀制,使得銀錢成為了稀有珍品。然而,有一種錢幣恰恰相反,它就是蒙古汗國大朝通寶,銅錢比銀錢更珍貴。
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,鐵木真統(tǒng)一蒙古諸部,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,稱為成吉思汗,建立了蒙古汗國。所以鐵木真稱汗后,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,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。為此,蒙古汗國開國錢幣大朝通寶,借用金世宗年號錢,大定通寶字體鑄造。
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,鐵木真統(tǒng)一蒙古諸部,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,稱為成吉思汗,建立了蒙古汗國。所以鐵木真稱汗后,想建立一個大蒙古帝國,超過中國的歷朝皇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