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人民怨聲載道,對新政權(quán)又失去信心,貨幣改革勢在必行。開元通寶鑄行期間長,數(shù)量大,存世多,版別繁雜豐富,但只有幾種版別存世,發(fā)現(xiàn)特別稀少,至今還尚未引起錢幣界關(guān)注?!巴▽殹倍謱挻螅_元通寶嚴慎端莊。
高祖李淵建唐之初,承隋衰政之弊,私鑄薄惡五銖(隋五銖)充斥市面,物價飛漲,經(jīng)濟形勢仍不見好轉(zhuǎn)。人民怨聲載道,對新政權(quán)又失去信心,貨幣改革勢在必行。在嚴峻的經(jīng)濟形勢下,李淵做了一次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貨幣改革,從此廢除了名不符實的銖兩重量貨幣,開始了以錢(一錢又稱文)的單位通寶(元寶)新時代,是中國從銖兩向通寶錢制的一次重大轉(zhuǎn)折。通寶錢制自此始,歷經(jīng)宋、元、明、清乃至民國,在中國運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,就連周邊鄰國的日本、安南(越南)、朝韓也仿中國的通寶錢制鑄行了數(shù)百年之久的漢字錢幣。
據(jù)《唐會要》記載:開元通寶由大學(xué)者給事中歐陽詢制詞并書,意謂:開始通行寶貨新紀元。文如其意,名符其實。開元通寶,錢文端莊凝重,隸書含有篆意,制作精整,幣值充足,人們樂用,是唐代的主要貨幣。開元通寶鑄行期間長,數(shù)量大,存世多,版別繁雜豐富,但只有幾種版別存世,發(fā)現(xiàn)特別稀少,至今還尚未引起錢幣界關(guān)注。
如唐初大字開元通寶,初唐短一元,錢文接近歐陽詢大手筆,元字首橫略短,第二橫略左挑,“通”字中“辶”結(jié)構(gòu)為三撇不相連,錢文飽滿擁塞地章,輪廓、錢文深峻,筆畫端莊,密而有序,光背無文。是錢直徑2.48厘米,內(nèi)穿0.7厘米,重4.2克。圖2也是早期所鑄,但錢文開始蛻變。其特征是“元”字首橫變長,“通”字“辶”部三撇呈折拐狀,但錢文筆畫保持粗壯飽滿擁塞地章,輪廓、錢文同樣深峻,密而有序?!巴▽殹倍謱挻?,開元通寶嚴慎端莊。是錢直徑2.45厘米,穿0.7厘米,重4.2克,白銅質(zhì)。早期唐初開元寶字有一共同點是貝部內(nèi)二橫不與左右相連接,筆畫較粗,光背。大字開元存世很少,且易被錢幣收藏愛好者疏忽,希望藏友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現(xiàn)在有很多的藏者都是比較關(guān)注開元通寶銅錢多少錢的,因為這關(guān)乎著藏品的價值走向。對于收藏者來說,開元通寶銅錢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,它的升值的空間一直都是很大的,并且還有增大的趨勢。
開元通寶錢的鑄行,對我國的衡量法產(chǎn)生了重大影響。開元通寶簡稱開元錢或通寶錢。銅錢名曰通寶,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貨幣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,以錢為寶,則意味著貨幣即財寶觀念的增強和人們對其崇拜程度。
開元通寶古幣在錢幣的發(fā)展史上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。但是由于開元通寶出土的較多,因此市場價可能較平常些。一般的普通開元通寶,每枚價格在人民幣1元左右;唐中期的開元通寶每枚約10元。
開元通寶錢文四字由于不斷的修模,演化而變得大小不勻稱,文字書體意境無一氣呵成之勢,而是錢文四字各自為態(tài)了。開元通寶一般直徑;24至25毫米,穿寬;6.5至7毫米,郭厚;1至1.5毫米,重3.5至4.2克。
開元通寶參考價值: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“平”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“平”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“永” 1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“永”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“?!?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
淮南節(jié)度使李紳在揚州于開元錢背加鑄“昌”字以記年號;各州錢爐均于錢背銘以州名,此類加鑄背文之開元通寶錢通稱“會昌開元”。因鑄地廣、數(shù)量多,而且罷會昌錢后各地均仍有鑄造。
開元通寶背桂價格
“開元通寶”錢是我國最早的通寶錢。開元則不然,《舊唐書》明載其面文的題寫者是楷書圣手歐陽詢,但是在面文的讀法上卻頗有爭議。 可是,在《中國歷代錢幣圖解與注釋》(任雙偉)一書中卻提出與新、舊《唐書》迥異的史學(xué)名典。
銅錢開元通寶值多少錢 銅錢開元通寶發(fā)行背景
正因如此,開元通寶成為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東西?! ¢_元通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,代表著貨幣進入了新的紀元?,F(xiàn)在關(guān)于開元通寶的收藏,其價格也是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。藏友們在選擇收藏開元通寶的時候,也要分清不同開元通寶的不同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