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可以說,這些說法均為傳言、附會而已,并無實據(jù)。認為當時錢幣是采用翻砂鑄造的,這種月紋是在翻砂過程中母錢脫模時出現(xiàn)的差錯而形成的,并將這種月紋稱之為“直月紋”。這一研究成果對研究“開元通寶”錢是很有價值的。
除文獻記載外,從當時錢幣鑄造工藝程序來看,所謂的“甲痕”也是不可信的。有論者已指出:“如果在蠟樣上掐出指甲痕,應(yīng)為下凹的陰文,經(jīng)制模后鑄造的銅錢上也應(yīng)當是凹紋,但現(xiàn)在所見的唐開元通寶月紋均為凸起的陽紋,可見所謂‘文德皇后’云云純屬無稽之談?!边@是有道理的。根據(jù)我國古代鑄造錢幣的工藝程序,無論采取怎樣的鑄造方法,樣錢則是鑄造錢幣的最初樣本。鑄造錢幣時,以樣錢為本,仿制一定數(shù)量的母錢頒發(fā)至各鑄錢部門制范開爐鑄造。如果說“開元通寶”錢背的仰月紋是進蠟樣時,由某一皇后用指甲在蠟樣上所掐下的痕跡,也就是說是經(jīng)過皇帝欽定的。既然是由皇帝欽定的,其他任何人都是不能隨意更改的。如果是用指甲在蠟樣上所掐下的痕跡,應(yīng)當是凹下去的陰文,而不應(yīng)該是凸現(xiàn)出來的陽文。
那么,在制造母錢時也只能按照蠟樣上的陰文標準制作。這樣鑄造出來的錢文也應(yīng)是陰紋。但是,現(xiàn)今所見到的“開元通寶”錢背上的“仰月紋”,均為往上凸出的陽紋,與當時錢幣鑄造工藝程序是不相符的。 總之,無論是文獻記載,還是錢幣鑄造工藝程序分析,說“開元通寶”錢背的仰月紋與所謂文德皇后、太穆皇后、楊貴妃等人的“甲痕”有關(guān),都是不正確的??梢哉f,這些說法均為傳言、附會而已,并無實據(jù)。 既然“開元通寶”錢背的“仰月紋”不是某位皇后或貴妃的“甲痕”,那么這“仰月紋”是怎么回事呢?
這里需要說明的是,唐代“開元通寶”錢背有多種“月紋”,且差異較大。有論者對各種“月紋”作了詳細比較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所有的月紋可以很明顯地分為兩大類。一類是形狀較細較直,部位及形狀極無規(guī)律,有的甚至出現(xiàn)在錢面上,沒有形成固定的版式。認為當時錢幣是采用翻砂鑄造的,這種月紋是在翻砂過程中母錢脫模時出現(xiàn)的差錯而形成的,并將這種月紋稱之為“直月紋”。另一類是具有明顯的人工特征,弧度較大,粗細較為均勻,兩端渾圓無尖角,其位置都在錢背,或在穿上、或在穿下、或穿左、或在穿右,大都很正規(guī),并將這種月紋稱之為“人工月紋”。這一研究成果對研究“開元通寶”錢是很有價值的。這里所研究討論的“仰月紋”即是指“人工月紋”。
所有今天我們重點來了解開元通寶罕見版。開元通寶罕見版是唐朝的錢幣,有著悠久的歷史。因此,開元通寶罕見版成為眾多藏友熱情追捧的對象。開元通寶的價格“開元通寶”背右“武”,成交價格RMB 3680,成交時間2016-05-17 。直徑:24.86mm,重:3.7g 上面就是有關(guān)于開元通寶的介紹。
唐朝開元通寶這枚古錢幣現(xiàn)在值多少錢呢?開元通寶不僅唐朝鑄行了,其他朝代也鑄行了開元通寶,不同朝代的開元通寶特點是不同的。愛藏平臺目前有不同的開元通寶在進行競拍,很多還沒有結(jié)拍,感興趣的藏友可以去參與競拍。
開元通寶古幣在錢幣的發(fā)展史上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。但是由于開元通寶出土的較多,因此市場價可能較平常些。一般的普通開元通寶,每枚價格在人民幣1元左右;唐中期的開元通寶每枚約10元。
收藏開元通寶這一古錢幣,對大多數(shù)人而言,是具有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性的。在收藏市場中必開元通寶真假鑒別然會出現(xiàn)一些高仿產(chǎn)品,收藏愛好者在購買時也要掌握正確的建議別貨幣的方法。
從《舊唐書》的記載中看,規(guī)范讀法是“開元通寶”。但也能從記載中了解到有些人將錢文讀成“開通元寶”。兩處的“開元”均指開國,開辟新紀元之意。故可見讀成“開元通寶”有文史依托,顯得自然。
加之寺廟遍布,眾多僧尼均依賴官府供給,財政負擔沉重。至會昌年間,唐武宗為減輕財政負擔,詔令廢滅天下佛教,拆廢各地寺院,燒毀佛像等用以鑄錢。這些背面有紀地文字的“開元通寶”錢,因鑄造于唐代會昌年間,故后世通稱之為“會昌開元”錢。
開元通寶大樣直徑多少 26公分的開元通寶算大樣嗎
開元通寶的版式多種多樣,不同時期,流行不同的面文版式。接下來我們重點來了解開元通寶大樣直徑以及它的價格。直徑小的在18mm左右,有闊井、小元、短通等版式。開元通寶大樣直徑大約在25.8mm左右貨更大,—般背月從23mm-25mm左右。
開元通寶銅錢值多少錢 開元通寶銅錢收藏意義及介紹
開元通寶古幣在錢幣的發(fā)展史上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。但是由于開元通寶出土的較多,因此市場價可能較平常些。一般的普通開元通寶,每枚價格在人民幣1元左右;唐中期的開元通寶每枚約10元。
開元通寶最大特點是什么 開元通寶錢文字體解讀及鑒賞
開元通寶是唐朝統(tǒng)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貨幣,而且影響了中國1000多年錢幣的形制、錢文模式和十進位衡法。開元通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(shù)開元背有甲痕。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,穿徑7毫米,廓寬2毫米,重約4.5克?!梆辈可瞎P開口較扁,整個字體顯得比前期瘦長。